开云体育平台-阿富汗的对弈(三):二进宫的英格兰
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: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。
王者归来
阿富汗人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击退英国人,这是此时正被囚禁在印度的多斯特·穆罕默德所期待的。
在与印度总督签订了一份协议之后,多斯特·穆罕默德得以重获自由,回归阿富汗,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。
这份协议约定了,阿富汗绝不会与除英国外的任何国家建立外交关系。并且多斯特大王只拥有两个城市的统治权,喀布尔和马扎里沙里夫。其余三个城市,白沙瓦依旧落入锡克人的手中,坎大哈与赫拉特成为自治省,被部落的反对派掌控,多斯特·穆罕默德不得武力攻占。
几个世纪以来,英国出现在了许多国家的历史中,一只手提着画笔,另一只手拎着剪刀,随意在两国之间划一条线,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国界线(阿富汗的“杜兰德线”),然后用剪刀咔咔剪开一个国家,告诉他们从此你们分家了(印度、巴基斯坦的分裂)。
“杜兰德线”
在英国的操作下,阿富汗一分为三,再也无力觊觎印度领土,成为了英国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国。
回到阿富汗的多斯特大王重回王位后,首先清除了那些在反英抗争中发迹的政治敌手,或流放,或囚禁,亦或死于他手。虽然他只控制了三座城市,但是在他的领土里已然没有了挑战者。
接下来的时间,多斯特大王一遍遍的看着地图,盯着失去的几座城市,即使是睡梦中,相信他的脑海中依旧萦绕着这几个地名:坎大哈、赫拉特、白沙瓦…
机会在1855年出现了,坎大哈行省发生了内乱,14名部落领主纷争,僵持不下。他们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袖调和决断,于是多斯特大王接受他们的邀请成为了坎大哈的国王。就这样,在不违反与英国协议的前提下,多斯特·穆罕默德收复了三座城市之中的坎大哈。
1861年,一位被多斯特·穆罕默德流放伊朗15年的亲王率军攻占赫拉特。他深知多斯特大王被英国条约束缚,断然不敢贸然进兵,便夺取了赫拉特。
展开全文
然而他不知道的是,英国此时深陷印度民族起义泥潭,根本无暇顾及阿富汗。几年前,就已经密议解除了先前与多斯特大王的条约。
1863年,赫拉特被多斯特·穆罕默德收入囊中。6个星期后,70岁的多斯特大王病中死去,与他一同逝去的是,夺回白沙瓦城的执念。
第二次英阿战争
多斯特·穆罕默德死前将自己第三个儿子,希尔·阿里(SherAli)立为王储。虽然接班人地位早已确定,希尔·阿里还是与兄弟们鏖战了九年,才坐稳了国王的位子。
在位期间,阿富汗短暂获得了局势的稳定,希尔·阿里一步步在部落治理的国家基础上垒上一块块现代国家的砖。
他组建了一个正式的政府,内阁成员包括首相、财政大臣、宫廷侍卫长及负责外交、内政和军事的专门官员。
同时,以往的支尔格大会成为了常设机构(曾经的艾哈迈德·沙阿与多斯特·穆罕默德都是在支尔格大会上成为国王),一些国家事宜在大会上讨论表决,这成为了议会的雏形。
在军事上,希尔·阿里建设了属于国家的常备军,约5.6万人。他们拥有西方部队一样统一的制服。国王相信拥有了这支职业化的部队,即使遇上列强,也有一战之力。那么,真实战力如何?很快就能得到验证。
19世纪60年代,伊斯兰世界彼时最大的帝国,奥斯曼帝国行将就木,欧洲列强虎视眈眈,像一只只缩着头等待猎物死亡的秃鹫,迫不及待的在其中分上一杯羹,其中最按捺不住的还是我们的老朋友,沙俄。
即将分裂的奥斯曼帝国
1865年,沙俄占领塔什干。1873年,希瓦汗国成为沙俄的“被保护国”,随着实力范围的扩张,中亚局势又回到了三四十年前的“大博弈”局势,阿富汗再次成为了沙俄与英国之间的对弈棋盘。
希尔·阿里统治下的阿富汗政府,声称会在沙俄与英国之间保持中立。但这对于英国来说却远远不够,中立代表的另一层含义,就是随时可能转过矛头,帮着一方攻打另一方。英国所想要的是,把阿富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
英阿双方在加尔各答进行了谈判,英国列出了一系列要求,简而言之,就是要收回阿富汗的主权。谈判的不欢而散,让英阿双方都很愤怒,希尔·阿里觉得受到了侮辱,这与亡国灭种有何区别?英国人也觉得受到了侮辱,一个小小的阿富汗,也敢与我日不落帝国叫板?
于是,英国派出了足足7万余人,分三路进攻阿富汗。这一次英国吸取了上一次战争的教训,步步为营,一路攻城略地。阿富汗的职业化的军队在初期短暂阻击了英军的进攻后便溃败。还未等英军到达喀布尔,可怜的希尔·阿里因伤口恶化,走到了生命的尽头,年仅54岁。
他的儿子亚库布成为了新的统治者,与英国签订了条约,割让了阿富汗的东部和东南部领土。英军撤离后,一位名叫卡瓦格纳里(Cavagnari)的官员成为了英国在阿富汗的全权代表。
几年后,阿富汗军队与王室间的关系愈发紧张,原因是:政府没有兑现涨薪的承诺,甚至都发不出军饷。一场声势浩大的军队哗变,在暗潮涌动的阿富汗中酝酿。
1879年9月3日,士兵们涌入卡瓦格纳里住处,讨要军饷。示威逐渐演变成为了暴动,最终变成了纯粹的劫掠。
卡瓦格纳里爬上屋顶,自恃能够凭借自己的口才和勇敢说服士兵们。可惜他并不是100多年后的老者,不能原文朗诵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,最终他和他的英国士兵在哗变中阵亡。
这一场暴乱,引来了英军的报复,卷土重来的英国部队轻而易举的突破喀布尔的防线,大量阿富汗人民被围捕与绞杀,并且他们开进农村,处死了那些涉嫌与叛军勾结的部落首领。而亚库里呢?他得到了豁免,送去了印度幽禁。阿富汗现在被英国直接统治着。
希尔·阿里建造的职业化部队,在英军的攻势下,四下逃蹿。英军面对的主要反抗力量自然不是他们,而是部落的武装游击部队。
每一次,英军都在阿富汗的野外遭受伏击,火力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,他们只能呼叫城市驻防部队的支援。然而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,游击部队就像只在夜晚狂欢的沙鼬,在太阳升起的时候,回到了部落,从一名战士转变成了农民。
1880年后,英国逐渐意识到这场战争就是泥潭,即使他们能够在正面战场轻而易举的获胜,却无法浇灭阿富汗人继续抵抗的意志。现在的他们,一心想从其中抽身,将政权交还给穆罕默德家族。
此时,出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—阿卜杜尔·拉赫曼(Abdu’Rahman),多斯特大王众多子孙中的一位。日后,他将成为阿富汗历史上的“铁腕埃米尔”。
“铁血埃米尔”——阿卜杜尔·拉赫曼
阿卜杜尔·拉赫曼与英方签订了条约,用不允许俄罗斯人进入阿富汗为条件,换取了自己在阿富汗的绝对权力。
阿富汗即将迎来一段铁血时代。
敬请关注!每日更新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
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web3-kaiyun-sports.com/news/36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